(通讯员 谢玲玲)11月14日下午2:00,华体会平台第21期“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在华体会平台(中国)2号教学楼303教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以“土壤修复与作物高效生产”为主题,聚焦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周建利副教授系统介绍了天然植物螯合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他指出,酸藤果、松树等植物汁液具备较强的重金属活化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并通过浸提与盆栽试验验证了其在淋洗修复方面的潜力,为绿色低成本土壤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侯俊副教授围绕水稻氮肥高效利用机制展开汇报,重点阐释了根区一次性施肥、侧深施氮及接触施氮等精准施肥方式在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损失方面的作用。通过控释尿素与优化施肥位置相结合,实现了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为水稻轻简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文稼副教授分享了旱作小麦中深层土壤水的增产稳产潜力及其调控途径。研究指出,通过增密、调氮、配施有机物料等措施,可促进小麦深层根系发育,增强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从而在黄土高原等旱作区实现作物产量的稳步提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化。

本次沙龙促进了土壤修复与作物绿色生产领域的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三位老师的系统报告,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科研探索与技术应用拓展了视野。
(审核 苏奇 编辑 杜亚楠)